香港與內地唇齒相依的關係,在體育界早已得到體現,香港曾經舉辦過「回歸盃」足球賽事,未來料也會有「國慶盃」的誕生。貢獻香港體壇多年、剛當上香港足球總會主席的貝鈞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他深信體育運動是凝聚市民及培養愛國觀念的捷徑,更揚言將來若時機成熟,便會仿效多年前的「回歸盃」,邀請國際知名球隊來港合演「國慶盃」足球賽,促使市民大眾對國慶日有更深體會。
黃金寶、李慧詩、張家朗等家傳戶曉的名字,正是兩地體壇結合的成功例子,不過貝鈞奇回想當年,中國體壇能夠走向世界,原來也有賴香港幫助。「解放前的中國體育很落後,內地還未意識到全民運動的好處,到解放後才較重視。」來年70大壽的貝鈞奇回憶道:「直到1952年十大元帥之一的賀龍當上國家體委主任,內地才決心發展體育。」而中國體壇第一項世界紀錄,就是來自香港的戚烈雲。「戚烈雲本身是香港泳手,後來回到內地代表中國,在國際賽上屢創佳績,贏得亞洲蛙王美譽。」
1947年成立的公民體育會,是兩地交流的先驅,現任主席貝鈞奇說:「當時公民打愛國愛黨旗號,派出教練回內地主持體教班,獲得高度重視,公民也成為第一支掛上五星紅旗的香港體育會。之後,容國團,鄧鴻波及吳國海幾位公民乒乓球名將,更獲邀回內地擔任教練,直接帶動了內地乒乓球風氣。」
內地球員來港帶來正面影響
談到足球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當年由鄧小平親自批准兩地合辦的省港盃,至今已超過40年歷史。到公民足球隊在2004-05年球季升上頂級聯賽後,開始引入內地援將,成效相當不俗,之後愈來愈多球會效法。「當年鑑於球隊實力不足,於是向大連實德借用馬帥、元洋、吳昊鵬等球員;徐德帥、鞠盈智則是第二年才加盟;之後再有王選宏及陳志釗等。內地球員基本功都比較好,只是他們欠缺上陣機會,來香港便可以證明自己。」
當年大概沒人想像得到,這舉動甚至改寫了香港足球歷史。「內地球員來港有很多正面影響,後來足總再邀請香雪製藥及聯華紅牛等內地球會來參加港甲,因應北京奧運而產生的『香港08』也得到磨鍊機會,間接幫助這批適齡球員為香港贏得2009年東亞運足球金牌,之後再衍生出『鳳凰計劃』,香港足球發展得到很大幫助。」來自大連的徐德帥及巢鵬飛在東亞運決賽都為香港正選上陣。
近年,足總再邀得富力R&F來港參戰,其豪氣干雲的作風,更令教練及球員成為最大得益者。現時一位20出頭的球員,普遍薪金都有$20,000以上,常規正選人工更可達$50,000至60,000。貝生相信富力來港是好事:「如果沒有富力,球員不會有現時的人工和福利,而且多了內地直播賽事,香港球員多了一個渠道增加知名度,說不定因此會被內地球會看中,能夠到語言、環境等客觀條件都相對上容易適應的地方發展。」
香港在1997年及2007年都辦過「回歸盃」賽事,當時在社會上引發一輪熱潮,貝鈞奇承認,足球比賽最能夠吸引凝聚市民,也是培養愛國觀念的好途徑,因此也有想過舉辦「國慶盃」:「香港隊在2009年東亞運賽事期間試過球迷坐滿大球場,當時的特首曾蔭權便深深體會到足球比賽的凝聚力。相比起其他運動,始終以足球為時的最長,也最惹人談論。不過要辦一項賽事,始終需要各方面配合,一旦時機成熟,『國慶盃』也是有可能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