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協改革後,WCBA與多年打包運營的CBA「分家」,獨自承擔的競賽、商務運營壓力更勝從前,為擴大市場影響力已採取常規賽擴軍至14支球隊,電視、網絡轉播場數增至40場等多項舉措。不過,就現階段而言,無論是聯賽還是各支俱樂部,談盈利為時尚早,制訂有效的市場培育計劃才是當務之急。
年年投年年虧,年年虧年年投,已是多數女籃俱樂部常態。即使球隊實力強勁能搏個冠亞軍,也只能作「止血帶」,還無法發揮出其「吸金石」的功效。
以山西女籃為例,自2012至2013賽季重金組隊創下「凱澤斯勞滕神話」後,歷年投入均位居聯賽前列,但據俱樂部介紹年均虧損近千萬元。上賽季,投入2800萬元的山西女籃闖進決賽,惜敗北京後奪得亞軍,但仍虧損1700餘萬元。
山西興瑞職業籃球俱樂部董事長王海珍說:「打了亞軍是最尷尬的,教練員、球員的名次獎金都有較大的提升,但是(總冠軍)的各種進項卻沒有。虧損1700萬元,還是山西當地政府給予一定支持後的結果,不然會更多。」
同樣戰績尚佳卻連年虧損的新疆天山女籃俱樂部董事長馬軍說:「球迷群體不夠穩定,累積的人氣達不到一定的量,市場影響力達不到一定規模,俱樂部就別想實現盈利,聯賽的市場化發展將會更難。」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比賽場次少,宣傳力度弱是WCBA球迷群體數量較少且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自上賽季擴軍後,WCBA常規賽雖已增至26輪,但對球迷而言,若球隊不能殺入季後賽,則整個賽季僅有13次主場觀賽機會。中國籃協聯賽部部長段煉表示,WCBA若能達到一個賽季40至50場比賽,聯賽價值才有提升的空間。女籃聯賽未來或將嘗試取消資格賽,將現有的女籃俱樂部全部納入聯賽序列,以擴大規模。按照全運會參賽情況計算,將會達到近20支球隊。
在賽事宣傳方面,WCBA相關信息傳播渠道窄、信息少,主要集中在女籃官網,其他相關網站轉載量不高。目前,聯賽中僅不到一半的球隊在主場比賽時會由當地電視台轉播,且各地未能形成互聯。
上賽季女籃聯賽加強宣傳力度,除要求俱樂部定期發稿、向媒體提供素材外,還提出打造媒體直播聯盟,由籃協出資製作轉播信號,中央電視台、騰訊視頻分別完成20場轉播,並授權搜狐、網易、虎撲等網站也可轉播,轉播狀況已有改善,但若想擴大影響,宣傳力度還待持續增強。
聯賽人氣不足與媒體轉播意願低互為因果,球隊競技水準參差不齊使賽事觀賞性不高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上賽季常規賽,北京、新疆、山西三支球隊勝率超過七成,山東、陝西的勝率則不足三成,新軍山西更是僅剩三場,足見球隊實力「兩極分化」的嚴重。
一名俱樂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國能打球的也就200來人,水準好的都能數出來,有時候看看大名單,比賽勝負心裏就有數了。有的球隊就幾個能打的,遇上實力懸殊大的也沒法不計後果的硬拚,萬一傷着了整個賽季就完了。」
對此,王海珍、馬軍等多名業內人士認為,引援、外援政策應向排名靠後的球隊傾斜,如允許使用雙外援、增加港澳台球員數量等。上賽季,女籃聯賽已出新規中「通過選秀進入聯賽的港澳台及大學生運動員不佔國內運動員16人名額」的條款已是對此的有益嘗試。
引女性用品贊助商開發新市場
提升賽事觀賞性固然是職業賽事發展的根本,但段煉等業內人士認為,除打造聯賽球星、放開轉會交流等舉措外,還應在商務運營中凸顯女籃特色,尋找與男子聯賽差異化程度較高的切入點,如引入化妝品等女性用品贊助商等,開發出新市場。
此外,為樹立女籃聯賽的良好形象,各俱樂部均注重組織公益活動,讓球員主動走進社區、鄉村,以有溫度的活動打造有溫度的聯賽。如新疆女籃每年休賽期都會組織全隊赴南疆地區公益行,除捐贈運動、健身設施設備外,還會與當地學生、業餘球隊進行友誼賽,使球隊在南疆地區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與運作多年已日臻成熟的CBA不同,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女籃聯賽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球迷群體的發展、維護,消費習慣的開發、培養,市場領域的切入、開發都需要時間穩步推進。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