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普终圆梦欧冠。 正所谓「自古大赛少名局」,而今天凌晨利物浦与热刺的欧冠决赛,便再一次印证了这个观点。
本场比赛,两队似乎都没有将皮球控在脚下的打算,皮球一直在空中飞来飞去(马迪普本场多达14次的解围就能充分印证这个观点),球员在一次又一次的缠斗中倒地,比赛进程被不停打断。不停被犯规打断的比赛本来就很影响观影体验,再加上缺乏深度的进攻方式(长传冲吊),则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导致场面昏昏欲睡的最根本原因——入球来得太早
开场仅25秒,沙迪奥文尼就在一次突破中,传球导致莫沙施素高手球,沙拿凭藉这个十二码帮助利物浦取得领先。但赛后有不少声音认为,这个十二码是误判,皮球是在击中了莫沙施素高的身体后才折射到手臂上。不管这一判罚是否准确,但这个十二码确实是改变了整场比赛的走势。早早取得领先的利物浦,在随后的比赛中选择放弃控球权,继而回撤阵型以便留下足够的空间发起反击。也正是通过反击,利物浦多次创造有威胁的进攻,并在比赛末段攻入锁定胜局的入球。
主要原因——热刺缺少杀招
从阵容上看,热刺今仗已派出最强阵容,夏利卡尼、孙兴民、迪利艾里等攻击手悉数上阵,但火线复出的夏利卡尼比赛状态远低于正常水平,全场仅触球26次也是正选球员中最少的。其实除了夏利卡尼,其余攻击手的发挥也不尽人意,作为阵中最强突击点的孙兴民,全场5次突破仅有1次成功。既然突破无果,那么传切配合自然将变为进攻的重要手段,但热刺本场的配合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球员跑位显得混乱之余又经常重位,有时连一些基本的配合都无法完成。又无突破又无配合,热刺基本上已缴械投降。
间接原因——两队过于熟悉
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均来自英超,他们之间有多熟悉相信已不用过多介绍了。而正是因为大家太过于熟悉,所以才会将大量的体力都耗在身体对抗中,因此《每日体育报》才会认为,本场比赛只不过是两个「身体巨人」在对抗,完全没有足球元素。另外,久疏战阵也导致球队没法调动起状态,毕竟英超都已经结束将近三个星期了。而想要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换人自然也成为唯一选择。58分钟到74分钟,短短16分钟之间克洛普和朴治天奴一共使用四个换人名额,也正是这次换人,改变了两队在余下比赛中的局势。表面上看,换人之后热刺和利物浦的进攻机会都有所增加,占士米拿低射更是吓出热刺球迷一身冷汗,迪利艾里也完成了本场比赛的第一脚射门。但不能忽视的是,上半场热刺付出了更多的体力,到了如今这个阶段体能基本上已消耗殆尽。另外,利物浦拥有本赛季英超最好的防线,云迪克和艾利臣碧卡领衔的后防线根本不怕你加强进攻。
总结
平心而论,这确实不是一场人们所期盼的精彩对决。但利物浦比赛中的表现完全配得上这座冠军奖杯,你可以说他们的领先存在运气成分,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从比赛开始就进入了状态的事实。而且克洛普比起朴治天奴有著更加坚决的换人和战术执行力,利物浦比起热刺亦有著更深的板凳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利物浦阵中还有100%状态的云迪克和艾利臣碧卡。或许,这就是热刺所缺少的欧冠底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