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队的传家宝是直拍快攻打法,因为我们中国人很早就会使用筷子吃饭,而直拍打法就是握住拍子的的方法如出一辙。因为在七八十年代的早期,中国基本上都是直拍正胶快攻打法。真正使用反胶打法的很少,
因为反胶重在摩擦,而正胶或者正胶重在于速度。凭借多变的发球和前三板技术,我们多次成为世界冠军,容国团、郭跃华、李富荣、谢赛克、江嘉良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响彻当时世界乒坛。
庄则栋凭借近台两面攻称雄一时,豪取世锦赛三连冠。
张燮林的直拍削球也可说是独门绝技,这几人都是国内国际的佼佼者。
江嘉良的推挡加侧身攻,多次击败老瓦,两夺世锦赛金牌
后有王皓的摒弃推挡一律直拍横打的绝技,至今已无踪迹,算不算?但是光一门技术是不够的,乒乓球打的是综合实力,除上述世界冠军外,现在的马龙、樊振东都有绝技且全面发展,在当今乒坛上,可谓雄霸的存在。
但我认为中国真正令人生畏的技术:
一个是庄则栋的两面攻,可谓独树一帜,直拍基本上是左推右攻,李富荣、徐寅生为代表,但真正在直板上有创意的打法还是庄则栋,因为他能将反手进攻发挥到同正手杀伤力一样。
凭借两面攻,庄则栋豪取国内三连冠,加上世锦赛三连冠,庄则栋把直拍近台快攻的技术巳发展到极致,可谓六面型战士,八面威风,在当时是很少有人能战胜他的。
可能有人会说,庄则栋不能和马龙、张继科等人相提并论,这就有些关公战秦琼了。时代不同,当时庄则栋那会还没有噢运会和世界杯,只有世锦赛。
而世锦赛参加的国家有100多个,国内我们都是层层选拔,老一辈的人应该听说108将齐聚参加世乒赛的选拔,可见当时竞争非常激烈,一点都不比现在弱。可见能够在选拔赛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世乒赛的,一定是人之蛟龙。
第二个就是王皓,他是直拍横打的集大成者。虽然他不是直拍横打的鼻祖,但他的直拍横打可谓是独领风骚。
刘国梁、马琳、冯喆、闫森等人虽然也有横打技术,但基本是辅助技术,用来过渡的,真正依靠的还是正手。
而王皓则不同,他的正反手真正做到了攻守兼备,反手的得分率和正手不相上下。
王皓取得了18个世界冠军,在他退役前,还一直压着马龙,乃至马龙将王皓视为一生之敌。至于雅典奥运会憾负手下败将柳承敏,确实心态变化,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再说横板选手,我认为中国一直是追随欧洲的脚步,可能很多人不认为。
其实横拍选手真正的威力是中远台,可以全盘无死角进攻。而欧洲人高马大,技术粗糙,使用横拍可以退台到中路,任何角度都可以发力。
我们的横拍正式打得比较好,应该是在95年前后,王涛、马文革这一代球员意识到未来的主流还是横拍,于是开始学习欧洲,注重正手进攻,但是客观地说,与欧洲的老瓦、佩尔斯、盖亭等人正手的杀伤力还是有一定差距。
我们之所以没有被落下,主要是我们的举国体制、集中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等。这应该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蔡振华。在我之前的文章有提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我之前的文章。
而中国的横拍真正能与欧洲抗衡的应该是孔令辉这一代运动员,孔令辉属于力量不是很大,但就是技术全面,非常细腻,正反手无明显漏洞。属于非常稳定的一类,当然稳定以意味着保守,一旦碰上搏杀、不讲理打法的运动员,孔令辉就有些不能从容应对。
比如输给不讲理打法的盖亭、塞弗等人。
中国的横拍突破其实还是在反手拧拉,也就是逆旋转发力。张继科被称为拧拉之王,他的反手可以说是在二王一马之后,使用的最好的。
之前孔令辉时代还是以切、削为主,而到了马龙、张继科时代,已经是上旋球时代,这个拧拉可以说是对世界乒坛的贡献。现在男选手和绝大多女选手都会使用反手拧拉技术。
和张继科同出师门的王曼昱,反手的拧拉技术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当然 拧拉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这个是捷克的科贝尔首创的,但是在中国将其发扬光大了。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就像弧圈球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丝毫不影响中国将国球推向世界。